首页  >  纳税服务  >  办税指南  >  申报纳税
3.4.3 居民企业(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
发布日期:2023-09-22 16:59 来源:厦门税务 字号:[] [] [] 打印本页 【下载】


【事项名称】

居民企业(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


【设定依据】

  文件查询(如需查阅文件,请点击此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1号)(点击查看全文)


【申请条件】

  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包括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应当在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实际终止经营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本纳税年度应补(退)税额,向税务机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2021年修订)》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年度纳税申报。

  纳税年度中间新开业(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

  申报期限最后一天为法定休假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


【办理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原件/复印件

份数

纸质/电子

必要性

报送情形

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2021年修订)》

原件

2

纸质

必报


柜台办理提供纸质版2份,网上申报系统办理无需提供

2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管理专项报告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产品完工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


3

年度会计报表和担保业务情况(包括担保业务明细和风险准备金提取等)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申请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4

境外分支机构会计报表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申报抵免境外所得税收(取得境外分支机构的营业利润所得)

备案资料使用非中文的,企业应同时提交中文译本复印件。上述资料已向税务机关提供的,可不再提供;上述资料若有变更的,须重新提供。原件查验后退回。纳税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对“分支机构审计报告”“企业在境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证明或有关审计报告”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并对承诺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具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有关分支机构审计报告或《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

原件1

5

依照中国境内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的资料及计算过程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申报抵免境外所得税收(取得境外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等所得)

6

本企业及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在境外所获免税及减税的依据及证明或有关审计报告披露该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或《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

复印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申报抵免境外所得税收(申请享受税收饶让抵免)

7

《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复印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的,实行汇总纳税办法的居民企业(分支机构)

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1年版)》

原件

1

不需要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2021年修订)》

分支机构参与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原件1

8

《居民企业境外投资信息报告表》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适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纳税服务 简并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报告表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7号第一款规定的居民企业


9

《财务报表主表及相关附表》

《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情况说明书》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居民企业在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与境外所得相关的纳入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抵免范围的外国企业或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受控外国企业


10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调整明细表》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自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年度起不超过连续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在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递延确认期间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11

《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企业重组业务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


12

《居民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股权或资产划转的交易双方在年度汇算清缴


13

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的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原件

1

纸质

条件报送

企业税前扣除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收费标准】

不收费


【办理时限】

即时办结


【办理地点和办理时间】

  各办税服务厅办理地点和办理时间(点击查看)


【办理机构】

主管税务机关


【联系电话】

  各办税服务厅办理地点和办理时间(点击查看)
  咨询和监督投诉电话:0592-12366


【办理流程】

3.4.3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适用查账征收).jpg


【办理渠道】

办税服务厅

电子税务局

各办税服务厅办理地点和办理时间(点击查看)


【注意事项】

  1.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2.纳税人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条件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纳税人提供的各项资料为复印件的,均须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签章。

  4.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将影响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5.小型微利企业办理2018年度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为小型微利企业必填表单。《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中的“基本经营情况”为小型微利企业必填项目;“有关涉税事项情况”为选填项目,存在或者发生相关事项时小型微利企业必须填报;“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为小型微利企业免填项目。免于填报《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除前述规定的表单、项目外,小型微利企业可结合自身经营情况,选择表单填报。未发生表单中规定的事项,无需填报。

  6.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并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行关联申报。

  7.居民企业(查账征收)在办理年度申报时在纳税年度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抵缴或退税。

  8.一般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企业)和电影行业企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自2020年1月1日起,国家鼓励的线宽小于130纳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属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清单年度之前5个纳税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总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

  9.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填写申报表及其附表上的优惠栏目。

  10. 对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不适用告知承诺制,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经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确认,在公布期届满后可以适用告知承诺制;其他纳税人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情形的,在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履行相关法定义务之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表单及填写范本】

  点击查看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